第(3/3)页 “不能说是打主意嘛,”李红旗隔着电话笑。 半夏把她想的太低了,她是个商人不假,但不至于只是为了名利进行捐助。 不管是什么形式,受灾的人得到了帮助,不就是好的嘛? “你跟家旗说过了?”半夏问。 最近,因为工厂的事跟郝家旗接触的比较频繁。 工作是工作,掺和上私人感情很让人头疼。 半夏的敏感,试探,也让人头疼。 李红旗揉了揉额头:“没有,也不是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事,还没朝上面打报告。你们报社的人要是还没走的话,我就叫人跟上,走了就让他们自己去。” “还没有,”半夏说,“这事我会让人关注,让你的人过来把。知道你忙,先挂了,改天咱们再聚。” 挂断电话,李红旗想了下,决定先把人派过去,了解受灾城市的情况,就算是援助也得跟那边沟通,把东西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上,事情铺垫好了,在给县里打报告。 先斩后奏嘛,想把事办好就得能下决心。 她现在没在工厂,只能先打电话把人安排过去。 电话没打完,寻呼机就在不停的响。 是孙书良。 电话刚接通,孙书良丧气的声音说,“红旗,我的饮料厂顶不住停产关门了。” 他也在跟着做促销,但饮料本就不是必要的消费品,现在人们口袋里没钱,饮料的促销做的不理想,没做几天,孙书良他们就坚持不住了。 李红旗宽慰:“顶过这段日子,明年的市场肯定能缓和。” “唉,”孙书良长叹,“一旦停产在想恢复就难得了,更何况我把工厂大门都关了。没想到会把厂子经营到这一步。” 曾经把广告打的满天飞,现在竟然到了关门的地步,李红旗也感受到一阵荒凉。 “县里同意了?”她问。 “不同意有办法吗?”孙书良叫骂了许多不满,最后说想破产,保住点现有的资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