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陛下,臣反对宁大人的提议。 三位亲王是为武朝守江山,太祖说过,守江山,这本就是亲王、太子分内之事。 既然是分内之事,就不应当再封赏了。 六位藩王,的确劳苦功高。 可是历朝历代,早已赏赐足够多了。 六位藩王的王位,现在都已经是世袭罔替,已经皇恩浩荡了。” 宁辰看了一眼站出来,积极配合自己的孙克俭。 第一次觉得老孙同志,如此的可爱。 这个时候,就是必须得有人站出来反驳自己。 这样才显得自己足够的奸佞。 比如说老孙同志,就悄无声息的给宁辰提供了10点【佞】。 “老孙同志有点不给力啊,过去随便都是20点【佞】。 难道是我这几次被背刺,给老孙同志留下了一些好印象了。 看来那天得找个机会,再让老孙同志,挨几板子。 彻底把自己的好印象全部打没才行。 这一次的话,就算了,留着老孙同志还有用。” 心中吐槽了一番孙克俭,宁辰继续‘仗义执言’:“臣以为,戍守边疆之人,无论怎样封赏都不过分。 三位亲王可以说是做了分内之事,但是三位亲王麾下将士呢? 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赏,绝对不能收回兵符,还请陛下三思。” 武昂皱眉看着宁辰,心中不知道再想写什么。 可是宁辰还在不停的给他们传递眼神:表示一切尽在掌握。表示自己绝对不是一个拿钱不办事的人。 武昭听了宁辰的话,沉默片刻,也对顺帝说道:“陛下,皇儿,赞同宁大人的提议。皇儿觉得,此时应当赏才是。” 武昭这么说,就表明武昭选择,稳妥一点的方式来处理这一次的危机。 威望受损,但是却无性命之忧。 顺帝听了武昭的话,点点头:“既然太子也如此认为,那收回兵符之事就作罢吧。 至于封赏的话,礼部这几日拟定一个章程,呈递上来即可。” 顺帝都这么说了,那这事就算板上钉钉了。 一切事情议定,顺帝直接宣布了退朝。 耽误了这么久,顺帝回去还得把道门的早课补上呢。 “呸,贪官污吏!” 孙克俭在经过宁辰身边的时候,非常鄙夷的说了一声。 骂吧、骂吧。 让【佞】点,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刚刚过了金水桥,武昂就追上了宁辰。 “宁大人请留步。“ “见过七殿下。” 说完宁辰还低声的对七皇子说道:“七殿下不必谢我,我是收了银子的。 我知道这事该怎么办。七殿下放心,我一定会为殿下讨来最多的封赏。” 武昂并不与宁辰谈这个事情,而是与宁辰直言道: “宁大人,我觉得酒坊入股的事情,咱们可以再谈谈。 一成的四分之一太少了,本宫觉得一成的二分之一比较合适。” 宁辰没想到,武昂追上自己,竟然是为了酒坊入股这个事情。 “殿下,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事情来了?”宁辰询问道。 武昂笑了一下说道:“我打算花点钱保平安。” 宁辰看着武昂意味深长的笑,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难道武昂这么警觉,都想到我要干什么了?” 武昂似是看穿了宁辰内心,说道:“宁大人,我完全不知道你打算做什么。 但是我凭我一个商人的直觉,天上是不可能掉馅饼的。 所以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跟扔馅饼的人一伙。” 这理论,无懈可击。 关键人家是真的舍得给银子。 300万两买半成的股份。 “宁大人我的商铺,遍布北方四州。 再加上我皇子之名,所以我的商铺在北方四州是无需缴税的。 剩下的半成,我可以用那些多余的课税来抵。” 这绝对是诚意满满了。 而且这等于是给宁辰送钱。 这个时候再不要的话,那宁辰就真的是傻了。 并且这个属于商业行为,跟事件一点关系都没有。 “殿下既然这么有诚意,我再推三阻四,就显得我太不专业了。 具体合作的事宜,我晚点再与殿下商谈。” 之所以要晚一点,是因为宁辰已经看到,孙伴伴一瘸一拐的向自己走过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