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4章 首长往事-《官道天骄》


    第(2/3)页

    肯定有不少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干坏事,这样一来,自己就成了他们的保护伞。这种事情注定避免不了,张一凡还是产生了警惕。

    湘省的农业考察,让张一凡还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当然,这其中有双江班子的功劳。双江班子成功打造了经济重镇的品牌,创造了第二大城市,他们的做法令人相当满意。

    最大的亮点,就是沿袭自己当初的规划,四套班子,能沿袭一个规划方案,锲而不舍做下去,这的确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这种持之以恒,更让人钦佩。

    当初张一凡在湘省的时候,就曾提出这种方案。要求每个城市发展,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不要东一锒头,西一棒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只要把城市方案做好了,五年,十年,都照这个方案执行下去,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这个城市肯定会更好,发展起来也十分顺利。

    怕就怕有些班子领导人,喜欢搞浮夸,好大喜功,最后落得一事无成。

    象此类事件,谁也不能保证说什么一定可以杜绝,毕竟这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

    关键还得从干部思想教育抓起,象我国现在的教育,那些老官油子估计是改不过来了,只有在新升的班子里,加强他们的观念更新。

    回京之后,张一凡加快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决心打造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

    现在时机基本成熟,江淮沿海城市基本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在这段时间里,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张一凡的梦想是,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打造全新的农村经济。

    其实这个梦想并不是太难,只要全国实现大联盟,这种日子指日可待。

    象江淮之地,就有很多农村实现了城镇化。

    大多数农民把自己的地租给花木公司,或者给个人整体承包,其他的人都进工厂上班。除了外资企业,也有村办企业。

    由于企业奇多,劳动力短缺,因此连六七十岁的老人家,都可以从工厂接到一定的货源,在家里慢慢制作。象这种情况,农村与工人已经没多大差别了。

    而且还有很多农村,把集体的土地拿出来建住房,实行整体搬迁,这样更加可以闲置出大片土地搞开发。当然,这只是江淮沿海以及内地一些富裕的地方,象大西北以及其他贫困地区,尚不能与之比肩。这就突出了伟大的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让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原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