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门的老大爷就是最好的例子啊。 顾明远根本不管谁做了多少年,只要没有尽到工作的职责就得收拾铺盖卷走人。 直到修路之前,顾明远才拿出了那份报告,在黑板上将每个人拿了多少钱,用粉笔写的工工整整。那层遮羞布毫不留情的被扯的一干二净,谁脸上都挂不住了。 有些事暗地里做的,就当别人不知道,还能潇洒,一旦被揭开,谁知道怎么那么难堪呢? 面对着这份报告,顾明远给出了两条路,要么按贪污双倍的钱捐了修路,要么卷铺盖走人,但是无论你选哪一条,贪污公款的事都一笔勾销! 毫无疑问,大家都选择了前者,按双倍计算,每个人至少三百块钱。 这一招整治的大家服服帖帖的,还不敢有怨言。毕竟钱是用在修路上,并未充公! 钱拿了,顾明远也不亏待大家。 从供销社扯了块大红布,把政府这些人的捐款全都写上去,往哪个事业单位去募捐,说明来意之后,便让人把红布一摊,上面的金额足以让那些不想捐款或者捐的少的人羞愧。 一行四人,顾明远坐阵,刘培山讲解,孙成才管记账、开收据,孙通海则专管扯开红布,让人看谁乱了多少钱。 刚开始,孙通海觉得特别难堪,他觉得自己总与顾明远作对,他一定是专门找这个法子来整治自己的,扯着个红布站在那里跟个二傻子似的,不是整治自己是什么? 可是跟着顾明远出去两次,他越发觉得自己干得绝对是有意义的事情。修路,古代那是大善人才会做的事情啊。 顾明远这一招太狠,镇上的一把手大手笔的捐了一千,别人不敢比,但在政府管财务的会计都捐了四百块钱,如果捐的少了,脸往哪搁,何况路修好了之后还是要刻功德碑的,这是千秋留名的好事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