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一孔之见-《得罪女上司之后》


    第(3/3)页

    “嗯……”

    “作文的时候,要注意考题中有‘请用现代汉语’作答的要求。因此,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措辞上要注意不要有之乎者也等古文的形式。有的会用几个排比加强,如‘知否?’‘非也’等,这都是不允许的……

    “不要出现英文。很多考生英语水平不错,认为某些单词更能准确表示其含义,但要注意:第一,英文不是现代汉语;第二,阅卷人的英文水平未必高;第三,英文可能会被认为是明显标记……不要用网络语或流行语、热词。如‘犀利’、‘雷人’,这些都不属于正式的语言范式;不要写与考试无关的话。

    “有的考生写‘字太草请见谅’,‘阅卷老师辛苦了’等,都是可笑的行为;语言尽量朴实,不需要华丽词藻。因为这种考试要求的是议论文,不需要语言优美,有的考生把它理解为高考作文是不对的。”

    “我平时写东西讲话喜欢用排比,明天的考试,是否可以挥一下这个长处?”我说。

    “我知道你有这个习惯……这是可以的,但是要合理……排比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加气势和说服力,但应当合理利用排比句,有的题目是在客观的回答问题,不能滥用排比句,而是要就问题给出合理的答案,不需要气势和文采,所以排比句的使用应仅限于大作文当中。”她说。

    “嗯……”

    “明天上午的考试,关键在于审题这关!审题一定要全面细致深刻,题目一般都是半命题的,即有些内容作了要求,有些未做要求。接触到题目就要全方位审阅,既要看题目字面,又要思考题目所蕴含的内容,明确作答要求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限制部分必须严格遵守,未限制部分要认真分析判断……

    “题目的一字一句都不能放过,要像过筛子,细细过滤,题目文字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审视;要像打探照灯,反复扫描,题目含义的每一个方面和角落都要触及,不能在自己的思考范围内留下关于题意的死角……

    “还有,要借助逻辑和事理剖析,由表及里,深入思考,有时甚至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左右相关事物才能真正理解题目,准确把握题意……答题时,时刻谨记以下五大原则:谨守身份、完善结构、规范语言、寻找高度、稳中求新。”

    “嗯,好,那……下午的考试,要注意哪些?”我又问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