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闷骚”的兵家-《燎唐》


    第(3/3)页

    “公子之才乃是实学,非吟诗作对、附庸风雅之流可比。纵观古今,与公子相称者唯春秋战国之绝世高人鬼谷子——王惮老祖!”

    艾玛,被人当面捧成这样,自己还能说啥?谦虚过度就是虚伪了,现在的唐人很务实,对这样的人很反感,李林甫就是一明晃晃的反例,所以高汉对他的赞誉欣然纳之。

    不过,他提鬼谷子作啥?高汉心中同时警铃大作,一脸疑惑地瞅向鲜于叔明。

    “公子是鬼谷传人不?我虽好各家,但实际是兵家传人。你我祖师在那时便是好友,我想咱们不妨再续前谊,共书华章。”鲜于叔明神神秘秘地向高汉透露了一个惊人的身份。

    “我了个去!”

    高汉知道鲜于叔明是误会自己了,就因为李唐杂揉各家所长抛出的那翻言论,让他主观臆断地给自己按了个鬼谷传人的名分。

    暂时就误会着吧,高汉也不解释,就是对他的身份感到很吃惊。

    “兵家传人?”

    “是啊。世间将帅凭多,然敢称兵家传人者日少,唐初唯李靖李先师算得一个。”鲜于叔明神色一黯,“因恐太宗相忌,李国公之后无人敢公然称是。兵家传至当今,我等不过是后学末进,受隔代传承罢了。”

    高汉知道那段公史,就是因为李渊、李世民爷俩对用兵如神的李靖不放心,让以李靖为代表的一大批将领惶惶不可终日。大唐府兵制,战前兵不知将,战后将不管兵的军事管理办法即是效法前隋,也是由此而定。

    现在的盛行的募兵制,各方节度总领军政,也是遵循旧制从不久任。虽然是形势所逼的改进,但无有效监管、渗入帝王好恶的体制也正是乱起的根苗。

    当然,其他的对高汉而言都是次要的,高汉只对鲜于叔明话中透露的信息感兴趣:“你说‘我等’?”

    “是啊,如华州郭公子仪,左威卫将军王钏王忠嗣皆是兵家传人,其他人等某尚未有所接触。”

    “……”

    鲜于叔明提的这两人物可把高汉雷的够呛。

    一个是“福禄寿考,千古一人”再生大唐的武状元、老将。一个是佩四将印,控制万里的新贵、少壮。当然这两人现在还没太出名,但鲜于叔明说他们是兵家传人,这让高汉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这与原世历史不太一样了?这兵家的势力也太大了点吧。

    想及于此,高汉不由得歪歪地想到:“难道这群人是闷骚?想要暗中举事,瞅准机会在大唐内部干上他一家伙?不对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