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是王老实的婚礼,基本上确定了客人名单,按照老家的习惯来,王老实和唐唯可单独邀请朋友来。 另外,娘家戚定了人数,三十八个,由唐家自行决定。 王家这里,就是按照喜事儿的习惯,王家族人,几个主要亲戚村里的,其他人一概不邀请。 第二,就是大领导在前苏的活动。 各项接待工作基本就绪,就等具体日子。 林之清俨然就是婚礼委员会的大拿,有他在,各项事项紧锣密鼓,也井井有条。 王老实基本上不用废什么脑子。 他主要就是接电话,都是一些场面上的朋友,知道他大婚的消息后,打探消息。 谁让他们没接到喜函呢。 王大老板也没办法,满嘴跑火车,告诉人家,这次谁也不请,理由呢,他很自然的栽赃给工作组,说了前苏面临的情况。 那件事儿全华厦只要关注新闻的都知道,当然,就必须理解王老实的苦衷。 愣是没一个人抱怨,当然,也没谁敢抱怨。 ※※※ 唐家。 因为婚礼的事儿,家里早就没了以往的清静,长年在外读书,唐唯对家里的亲戚不是很熟悉。 猛然出来那么多亲戚,小唐同学有些应接不暇。 就是介绍过,因为人多,她也记不住。 叫错了几次后,尴尬难当的唐唯只有装傻一条路,冲谁都是傻笑。 也幸亏她家地方大,还有地方藏,不然,小唐真得想办法逃。 当然,她好几次都听到亲戚们说她命好之类的话,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阴历七月十一那天,唐唯忍不住给王老实打了电话,说起自己这些日子过得不好,失眠,“我都有黑眼圈儿了。” 结婚前,他们两人是不能见面的,到底有多不好,王老实和唐唯都不信,却都不敢提出来偷跑出来见一见。 不想给唐唯过多压力,王老实也只好说,“熬吧,就几天了,过去咱就舒坦了。” 唐唯还想说点其他的,忍住了没说。 她烦,还有个原因,每天家里都在讨论,跟吵架一样,谁跟着去前苏送亲,当这个娘家戚。 要是换别的,大家都会谦让,没人争竞这个。 去了也就是吃一顿饭,喝点酒。 不去,在唐家也会办酒宴,同样是吃顿饭,喝点酒。 相差不大。 问题是,王家这婚礼动静实在不小,竟然有观礼的领导人来,谁不想过去蹭个光? 争抢的厉害。 这事儿啊,还是赖郑婕同志办事儿没规矩。 本来就是唐家的喜事。 郑家不该跟着凑热闹的。 可郑婕呢,忒大意,两家掐了起来,规矩道理都扔到了一边儿。 呵呵。 王大老板也觉得没意思,其实王家也面临这个事儿,好在呢,自己家办事儿,没有名额限制,随便来,流水席,不是吹的,真随便来,吃得管够。 真不是撒娇,唐唯却是想解决事情,就问王老实,“你说怎么办啊?” 正经的建议呢,应该是让唐家找个说话好使的,站出来搞一言堂,按照规矩,男客女客按照名额来排列,该谁是谁,有不去的,才递补。 按照家谱捋,根本就没架打。 可王老实这厮,没正形,竟然说,“实在不行就抓阄吧。” 没办法,他真不好说什么,牵扯到了郑家,他怎么说都是得罪人,还不如胡闹的好。 人家小唐姑娘也是聪明的,直接撂下了,说,“我是不管了,他们闹去吧。” 王老实立马跟上说,“对,没错儿,你就等着嫁过来吧,那事儿你别掺乎。” 气得唐唯懒得搭理他,通话结束。 本以为没自己事儿了,结果不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