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詩詩姑娘登臺獻藝-《大唐逍遙駙馬爺》


    第(3/3)页

    話音落下。

    大廳瞬間就是一凝。

    人們驚訝的張大眼睛,好像自己出現了幻聽,足足平靜了幾秒鐘后,場面一片嘩然。

    “房…房遺愛?!”

    “我沒聽錯吧?竟然是房二郎作詞?”

    “可惜了,房二郎這種詩壇新秀,怎會去作詞?這不是不務正業嗎?”

    “簡直是胡鬧!”

    ……

    他們這么說,是有根據的。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里,“詞”的地位遠遠不如“詩”。

    首先,詞的萌芽于南朝時期,到了隋唐時期才初見雛形,在歷史時間上,就遠遠落后于詩了。

    除此之外,詞又名“詩余”。

    意思是,作詩之后有余力再去作詞,也就是說,只有寫詩的精力多余了,才有可能去創作詞。

    而且在初唐,大多數是民間的歌者,為了配樂而唱所寫的詞作品,并不是正經文人創作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文人的參與,質量不高,難登大雅之堂……

    “錚——”

    就在眾人議論的時候,一道琴弦憑空而起。

    下一刻。

    優美動聽的曲調,在臺上響起。

    詩詩一邊低頭撫琴,一邊輕啟朱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凄婉動人的樂聲中。

    所有的人都愣在當場,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的震撼無以復加。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

    天吶!

    這是詞嗎?

    那些鄉間小調,居然還能這么玩?

    經過房贏的作詞,配上花魁娘子凄婉的聲音,這首曲子,直接將詞的地位拔高,一下子登上了大雅之堂!

    房二郎這一手,足以開宗立派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