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深空之门”是nasa载人登陆火星计划第一个空间站的名称,它被部署在地球与月球之间进行轨道飞行。 最早的“深空之门”空间站要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初,后因nasa要集中资源建设月球基地而停滞。 21世纪30年代中叶,nasa联合esa以及孔雀国,枫叶国,岛国几个国家将月球基地建立起来后,“深空之门”续建工程被提上日程。 然后经过6年的建设,这个大型的综合性深空中转站终于建成。 “深空之门”一开始承接的主任务是源源不断地往火星输送运输飞船。 那时候的运输飞船还停留在化学燃料的应用阶段,燃料吨位以及做功损耗都要精打细算。 设计之初的“深空之门”位于环月轨道外围,位置,空间环境都非常适合做这样一个中转站。。。 只是千算万算的nasa没有预料到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风暴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功效比低下的燃料火箭发动机被彻底废弃,现在的星际飞船可控核聚变引擎是最低配。。。 这种背景下,重启后的“深空之门”的任务性质就变了,它现在的功能主要有两条:一是为月球基地提供补给中转。 二是将这里变为一个深空探测系统的预警中心,这是核心功能。 “深空之门”是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管理的空间通信和导航项目,设在nasa总部的人类探索和行动任务局内。 类似华夏的深空预警网络,集中了20几个国家的“深空之门”深空网络所依仗的也是各个星球高轨道的预警卫星网络,它被简称为“dsn"。 “dsn”是使太空任务能够跟踪、发送命令和接收来自遥远的航天器的科学数据。 只是,“星空之门”的dsn系统跟华夏的“满天星”深空预警系统在性能上还是有差距的。 这差距主要体现在硬件上,dsn系统依旧采用类似地球轨道上的老式无线通讯卫星,而“满天星”的载体则是微型化的新式脉冲量子卫星。。。 dsn系统因为运用老式卫星,所以它的一对一通讯距离被严格局限在13000公里左右,如果想要建成整个太阳系的无线网络,便要布局大量的中继卫星。 这很费钱! 所以过去这么多年了,dsn深空网络依旧成效不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