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这个光源是中子星的碎片?” 颜天浩顺着楚歌的思路直接给出了答案,然后目光复杂地看向仍在翻看数据的楚歌。 “很接近了,它是中子星的另一个变体,磁星!当然颜天浩说的也没错,磁星的概念是后来提出来的,其实它也算中子星。” 几分钟后,楚歌头也没抬地回道。 “磁星?” “磁星?” “。。。。。。” 楚歌话刚说完,会议桌上的众人终于发出了声响,他们大多都是天文物理方面的佼佼者。 对于磁星,他们并不陌生,只是,这玩意太神秘,形成条件又比较苛刻,所以至今科学家也没有找到它实际存在的例子。 “磁星,中子星的一种,它的密度非常非常高,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就超过1亿吨。 虽然在密度上磁星和黑洞相比,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了,但要论磁场,黑洞就远远不如磁星了。 根据目前的研究,磁星的磁场强度可以达到10亿特斯拉以上。 我的小组虽然检测到异常的磁场强度,但是跟我们理论研究上的数值还有有很大的偏差的。 如果达到理论上的数值,即便只有一块碎片,我们可能也早就被撕成碎片了!” 颜天浩对自己的研究数据很是清楚,他记得这个光源的磁场强度并没有达到磁星的标准,即便这只是它的一块碎片。 颜天浩有疑问很正常,中子星没有辨别出来是有原因的,他的数据报告缺失了很重要的质量监测数据。 这不是他忘记了,而是以目前的仪器他无法直接测算那颗光源的质量。 宇宙天体的质量并不是通过测量仪器测出来的,而是计算出来的。 这里面牵扯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其中周期可通过天文观测方式获得,从而可得天体质量的计算公式:m=[(2π/t)2×r3]/g。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