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次的画面还算清晰。 白头发,惨白的脸,眼睛不大蓝色虹膜,然后是白色的上身。 猛一看,袁成杰瞬间想起了地球人中有一种病人,他们的样貌跟眼前的“人”有点类似,白化病。 只不过得白化病的人的瞳孔呈棕红色或粉红色,那是因为白化病人的虹膜实质及色素上皮层均缺乏色素细胞的缘故。 视频中的“他们”也发现了无人机,通过无人机的监控探头,双方就这么互相看着。。。 “白化人”越聚越多,他们似乎对无人机很感兴趣。 镜头这边的李敬跟袁成杰面面相觑,李敬甚至不得不命令操纵员操控无人机抬高高度。 免得被他们碰到。 那帮“白化人”见无人机纷纷拉了起来,都伸出双手,嘴唇上下动弹着。 从表情上看他们似乎很生气,张牙舞爪的,可惜够不到无人机。 要不然李敬就准备让武装无人机警告射击了。 无人机可以传声,但是李敬他们听不到,不是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而是设备里传出的音频只有间断或高亢或低沉的杂音。 就像无线电被干扰一样,根本形成不了一句完整的话,可从嘴唇上看,他们明显在说着什么。 这涉及到声音在冥王星的传播问题。 跟太阳系大多数行星一样,冥王星虽然也有稀薄的大气,但是人类在不借助装备的情况下在这里是无法沟通的。 抛开地球,人类在外星球上有可能什么也听不到,因为人的耳朵对振动频率的感知是有限制的。 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的语音音频频率为500-4000hz。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说你听不到声音。 而是正常的一句话在这里说出去,传到另一个人的耳中就不是一句话了,有可能被分解成类似现在袁成杰他们听到的这种混乱片段。 例如火星,火星上co2较多,二氧化碳分子在低压下的独特性质让火星成为太阳系中唯一一个在可听宽带(20赫兹到20000赫兹)中间经历声速变化的类地行星大气。 频率高于240赫兹,二氧化碳分子的碰撞激活振动模式并有足够的时间放松或者恢复到原始状态。 其结果是,声音在较高频率下的传播速度比在低频下快10米/秒以上。 通俗地讲,在火星上,高音会比低音更快地到达听众耳中。 这就乱套了,也算一种独特的聆听体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