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位看着就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轻声说道。 “关键他才20多岁,这套理论他是怎么融会贯通的?真的是让我们这些教了一辈子书的教授惭愧啊,吴老,我突然觉得咱们现在有点墨守陈规了,鲲鹏号都要升天了,我们也该顺应潮流了。” 另一名老教授附和道,旁边几位教授听后,纷纷点头,几人小声议论后继续听讲。 众教授此时看向楚歌的眼神里都多了一份尊敬,欣赏。 本来这些学院派的教授们对楚歌是持怀疑态度的。 对于人才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判定标准,适合传授的才附和他们的理念,之前他们还担心楚歌直接来个颠覆性的理论,那无疑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楚歌并没有那么做,他是结合了现代物理的中一些与军工系统并不冲突的理论点来深化他的观点。 对一些超现实的颠覆性科技,楚歌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他知道人类科技发展至今,很多传统性,基础性知识已经深入骨髓。 现在,你要是在这给他们阐述一套完全陌生的知识结构,那对这些顶尖的专家,学者们来说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楚歌选择了另一条路来趟,经过昨天一晚上的临阵磨枪,现在看来,效果还行。 楚小舞在台下听得极其认真,看着讲台上优秀的哥哥,她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一个想法, “这同是一个爹妈生的,这咋差距就这么大呢?” 楚歌的演讲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结束的时候由黄校长还有几位教授带头,礼堂内响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航空航天的学子们不论男女,此时此刻都被楚歌的演讲内容深深得折服了,有心的同学甚至还把演讲的内容拍成视频传到了网上。 一时间,楚歌楚院士在华夏众多的高校中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研讨热潮。 这是后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