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北京和会-《光绪中华》


    第(3/3)页

    而要合作,就必须有互相妥协。

    德皇显然同意我的观点,但是对于目前的局势,他最关注的还是他的巴格达铁路,德国已经为这条将欧亚大陆分为两半的大铁路准备了很久了,完全放弃显然是不可能。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尊重一个大国的这种长期的付出,没有充分的回报,德皇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这与大英帝国的立场显然有着巨大的分歧。

    所以,这一次北京和会,我根本就不打算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和平机制,当然那也不可能实现。我的目的只是拖延时间而已。在此前提下,我的立场就不会那么的僵硬,只要能避免世界大战的提前发生,我的立场随时可以向英德两方摇摆。

    末了,威廉盛赞我的智慧,通过一个玩笑的话语说道:“如果您不是皇帝的话,我的参谋部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聘请您。”

    我心中惭愧之余,也充分领会到了这位皇帝陛下的自大成狂。虽然有着良好的国与国关系及私人关系作为底子,他开这样的玩笑可以归结到善意的一类去。但是他显然忘记了坐在他对面的年轻人地位是如何的尊崇。

    当然不会计较这些,结束晚宴后,亲自将他送回恭王府,就便就向载滢布置了新的世界性的斡旋任务,他当然不便离开。首先出国的自然是伍廷芳,新任的外交部尚书。

    两天后,袁世凯从新迁到与日本要赠送给俄罗斯的飞地,和歌山军港隔海相望的德岛县及更名为威瀛府的东海总督衙门发来奏请,恳请德皇在返国前,到东海作一两天的访问,以作为对中国的东海政策的支持。

    我猜想到这家伙恐怕是要搞些名堂出来了。不过也许是正在布置中的缘故,他并没有把全盘计划报上来。我先批复同意的同时,也让他把计划尽快报给我看看再说。

    德皇那边倒是好说话,点头应允,一两天的时间他是可以腾挪出来的。而且在这方面对中国表示支持,是他乐意去做的。

    两天后,双方政府间合作内容已经全部议定,此时我已经无所谓英国的反应,自然是欣然与威廉出席了两国合作计划的备忘录签字仪式。在十数份合作合同上用玺,合作文件正式生效。

    内容涵盖轻重工业,农业,矿产开采,石油,电气,城市建设,铁路,陆军训练,军火工业,参谋体系合作等诸多方面内容的一揽子五年期的短期合作协议,有效期为1900到1904,这个五年是最关键的五年,我的工业体系将在这五年内迅速的度过婴幼儿期和童年期,进入到有一定能力的自我发展阶段。到期满的时候,最起码的就是这个国家已经有了一个完备的,自主的工业体系。任何工业产品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生产出来,重要产品譬如战列舰质量方面尽管与国外有差距,但是重要的是有了。

    而德皇既然提到过维多利亚公主护卫舰队,那么我就无需担心这一点,德国必然会有补充协议提出,他也许会将以两个造船厂搬到中国来。因为在提尔皮茨伯爵的计划里,中国已经成了本土之外的第二个战列舰生产基地。

    十五年二十四艘,无论如何来说,都不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而德国人似乎还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兵员配备及母港问题,如果说以科威特为母港的话,离中国似乎太远了些,更为重要的是马六甲海峡完全掌握在英国人手里,他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如果想要租借我的军港,我是不敢借的。英国人不犯疑才怪呢。

    他们到底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没有多少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了,德皇的仪仗将很快离开北京,沿铁路线返回天津等船,而后在皇家海军的护送下前往威瀛府,在那里,大清帝国东海总督袁世凯将为他举行盛大的欢迎式。经过这一次访问,中国对两个岛的所有权,将得到中德两国的联合承认。德皇够义气得很。

    不过看到袁世凯的计划,我还是颇为不好意思的,利用这么一个够意思的朋友,心理上怎么都有点说不过去。不过那也说不得了,为了国家的利益,也只好利用一下您了,威廉陛下。

    七月的夏火极是撩人,从德皇要到威瀛府的消息传开来的时候,袁世凯就下达了总督手令,为了全力准备迎接德皇的任务,东北亚舰队的官兵将取消例行的夜间巡航,全力休息,力图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迎接德皇的队列中。

    萨镇冰海军少将和邱宝仁海军少将屡次反对,终告无效,只得无奈的遵行宪令了。

    夏夜里,海风就这么吹拂着海峡和军港。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