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巴黎保险条约-《光绪中华》
第(3/3)页
当然李鸿章也不是蠢人,得了面子当然也要有所表示,在法国期间,他更是利用英国银行的担保,从法国赊购了一批农产品和肥料等农业物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有关农业合作问题的协议要签署。这些跟和会比起来都是小事,就不值一提了。
李鸿章的访美行程不得不延期,因为他还要跟德国人做解释工作,德国人在这次轰轰烈烈的巴黎和会期间居然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这进一步刺激了威廉二世,中国与法国的关系缓和,还有中俄之间十五年的和平期,更是让他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幸好他有一个优良的参谋班子,这个民族也从来不缺少优秀的战略家,在经过参谋部一番解释之后,十五年的期限恰好可以为中国培养出一百多个陆军师来,而德国本土的准备和验证工作也同样需要那么久的时间,十五年后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等等,加上李鸿章适时地表现出谦卑和对德国的崇慕,当然还有一些己方处境的剖白,才让威廉二世从盛怒中缓和过来,渐渐开始理解中国的难处。
不过,这一次的“屈辱”还是让威廉二世下定决心要开始推行自己的世界政策,在南方的盟友意大利人从非洲折戟而归后,他却开始想在那片大陆上有所作为了。
此时的非洲并不是和平的,只是没有英法等巨头的明确参与而已,即使是英国,在一面努力维持着欧亚大陆的和平的同时,也在绸缪着一场对布尔人的复仇战争,很快他们的大军就要在好望角登陆,开往开普附近的战场。在去年丢人的输给布尔人之后,大英帝国的威严和自尊让他们必须找回面子,当然,更免不了利益的作用——作为钻石和黄金的富产地区,大英帝国不可能放弃那里的利益。
与中俄战争,美西战争同时进行的还有一场烈度很高的战争,同样在非洲大陆,同样有英国人的影子,宗教和利益的冲突,还有历史上的屈辱使非洲最大的国家苏丹与邻国埃及之间发生了惨烈的战争,英国和埃及的联军正与苏丹的穆斯林马赫迪军激烈的交锋着,从本世纪初开始,复兴的埃及人就统治了这个国家,但是随着埃及的衰落和英国的强势介入,又沦落到英国人的统治之下,直到1881年穆斯林英雄穆罕默德.阿赫迈德领导这个国家获得了新生,并在1885年建立了马赫迪国家。自此之后,英国和埃及的联军就与马赫迪军爆发了长久的战争。
与中俄战争一样,马克沁机枪也在这场战争中扬威天下,就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的基钦纳少将率领的联军在恩图曼战役中将马赫迪军的庞大攻势完全压制,这一天里,死在战场上的马赫迪军达到了两万人,其中倒在马克沁机枪下的数字是一万五千人。
自从这种武器问世以后,中国是第一个正式垂青的国家,在甲午战争的前一年,这种武器就有了良好表现,五十名罗得西亚步兵用四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五千名祖鲁人的进攻,击毙三千人。而中国在应用马克沁上更是对日本人造成了巨大的杀伤。由于先手的关系,这种武器在我的军队里,已经比其他国家要占有更大的优势了。
李鸿章的兜售债券的任务完成度极高,带着剩余的几百万的差额,他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但是在这次旅程的前夕,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的专访时,李鸿章却用愤怒的讥笑给他的旅程带来了一丝不和谐的因素。
“请问总理大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么?”
“也许吧。”李鸿章的面容很冷:“虽然在美国的华工越来越少,你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包括我大清的领地上,都有大量的机会等待着他们。如果贵国不谋求废纸《格利法》的话,我国政府将会助这些移民一臂之力,作为炎黄的子孙,他们有权利尊严的在任何地方面对任何人,特别是在贵国西部。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华人都离开贵国,他们将获得新生,而贵国呢?将获得什么?是一个大国的仇恨么?”李鸿章知道这番话太过强硬,转而使用较为缓转的口气道:“我这次前往美国,是带着对美国人民的敬意和构建友谊的目的而来,希望这个隔着一个太平洋的国家能够给我良好的答复。”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