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斡旋-《光绪中华》
第(3/3)页
德皇在波兰方向的陆军也开始了实战级别的大规模演习,德国工业界的最新成果纷纷展示了出来,除了枪炮之外,德国人还弄出了一个团的奇怪兵种,这个团除了步枪之外,每个班还配备了一种新鲜玩意——火焰喷射器,这种几乎能摧毁对面士兵的心理的新式武器其实并不新鲜,德国人只是将这种东西大规模化,轻便化和实战化而已。
饶是如此,这场代号为东方决心的六个师规模的实战演习仍然让整个欧洲震动,作为天下第一的陆军,他们的任何创新都能足以让他们的敌人惊慌。
而德国的西线则是一派平静下的潜流,施利芬计划被全面批准实施以后,在施利芬和新近调到总参谋部的小毛奇的指挥下,德军的快速推进和运用铁路线的供应保障系统都在检验着施利芬的设想是否能够应用于实战。
南面的奥匈帝国也配合参加了东线的演习,奥地利的四个骑兵师完成了长途奔袭和战术威慑等课目的演习。同时,奥匈帝国的五个步兵师进入德国,这是德国为奥匈帝国培训陆军的合作计划的一部分。
欧洲是世界的中心,如今外围的亚洲都动荡了,作为核心的欧洲哪有不动的道理?
我在北京也几乎是轮番接见德国和英国的使节。德国人除了再三保证不会坐视中国遭受俄国的攻击的同时,还表示如果俄国人的舰队在远东消失的话,德国将全力担保中国不会受到来自任何国家的报复。德国人看来是下定了决心,要为自己的波罗的海舰队扫清障碍。作为一个标志,德皇的亲弟弟,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已经被调任波罗的海舰队担任副司令一职。在我看来,最希望波罗的海舰队覆灭的,就是德国人。
在会见英国使节的时候,我几乎是近乎表演的展现着自己的愤怒,陪侍的太监不知道受了我多少责骂,当然我早已安排好寇连才来平息他们的戾气,这也是一个标志,只是不知道后宫的那些人看出来没有。
英国人反复表示理解中国的立场和愤怒,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份恐惧,对于整个世界上享有最多利益的国家,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最好的格局莫过于维持现状,他们这些年的努力方向一直是这样,两次欧洲危机的完全控制就是他们这方面能力的彻底展现。
如果中俄之间的战争一旦全面爆发,德国人势必跟进,德国人一旦加入,法国必将进入战团,整个世界的大战就在所难免,战争是一柄双刃剑,没有谁能永远言胜。即使是大英帝国,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战争的损害?
所以,在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结束了为期两周的西班牙人租用期的时候,英国正式开始了斡旋行动,他们需要一个和平的世界,和平的亚洲。
第一天的会见英国人几乎被我的频繁对太监发火而弄得几乎没有什么机会介入正题。
而第二天的时候,他们就见到了我愤怒的缘故。《中华时报》刊出了我的第二份告全国臣民书,再次声明了中国对于东亚的绝对地位,俄国人要将一支实力雄厚的舰队放到东亚来支持倭人,朕绝没有道理同意。
为了给英国人一种我并非那么好战的印象,同时还有一份《国是谕旨》,这份谕旨将重心锁定在了内政上面,重申了新政的几个重要方向,工,农,商,军,教。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近期国内有些回流的清流守旧派们看清楚我的决心和意志,不要再做螳臂挡车的事情。
“东亚必须有秩序,大英帝国和我中华帝国是这个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除了大英帝国之外,任何国家要在东亚派驻舰队,都是朕绝对不能容许的。如果俄国愿意站在日本的身边与我中华为敌,朕虽心痛,然亦是无可奈何。若有战端,朕虽爱惜和平,然而朕无惧,朕之中华亦无惧。”第二天的时候,英国人收到了我的正式表态。
时日无多,是战是和就在这几天了。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